没有账号?3秒注册
太极心得 望指正
hgtt2017/1/31 12:26:53 浏览:1961 评论:27

前面那个帖子点击过千了,开个心??



评论 27

发表

关于太极实战的我的个人的一点看法
太极拳以四两拨千斤而闻名于世,但“首先得有千斤力”否则四两是拨不动千斤的。
在我目前接触的太极拳中,习练的方法一般都是,先练整劲,整为基础,以大枪(3米以上,十多斤的白蜡杆)强化,进而练出快速的发劲;再练推手以加强皮肤的敏感性和化劲的方法;最后就是散推了,也就很类似实战了。
其实太极为什么叫内家拳,我觉得,只要是有了那股太极劲,行住坐卧都是太极。
至于说太极在实战当中有什么特点。我觉得应该是两点:1、四两拨千斤;2、近身短打;



2017/1/31 14:10:28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c2OTY3MjA=.html
以上那个地址是一段关于散手的视频。从1分15秒开始看起,可以看到那位讲解的师傅动作是散打的。不过有细微的区别,我就不多讲了。
所以,我个人认为,太极应该是不拘泥于外形的,最重要的还是内在。太极拳练好的人,就是他练散打,其实也是太极,因为那股劲是太极的??



2017/1/31 16:17:55

最近感觉立身中正不是简单地保持身形,虚灵顶劲也并非只是头部上领,实际上这些都和脊柱息息相关。
脊柱也可分为根、中、梢三节,命门以下为根节,颈大椎以上为梢节。
先正尾闾,尾巴骨微找一下鼻尖,然后讲脊椎一节一节往上推,一直到颈大椎。此时头会稍后仰,所以要再收一下下巴,头部又会重新正起来。头部作为全身之稍节,再稍领一领。
这个时候,脊柱就像旗杆一样将身子竖起来了!头部也被子往上顶起来,毫不着力,就有点虚灵的意思出来了!胸腹也是一片舒适。
这可以算是靠墙另一体会。
背部形成一片,劲就不会断在夹脊了??



2017/1/31 17:37:09

杨振铎老师是虚脚转的,转换重心时要微后坐
我认为,初学者以虚腿转为好,而实腿转的关键在于实脚要有腾挪之势
转的时候前胯根要极力里收,叠胯,膝有上提之意,则实脚变虚,轻灵自如
从后坐虚脚转到”实脚转”,在我看来,是虚实变换,由大圈至小圈的过程
收胯根\叠胯须有圆转之意,前膝要定得住,以杨振铎老师拳照为例,
两肘抻开合住,命门后拉,(前后开展);松腰,头领劲,将命门上下拉开(上下开展)
上步时,重心完全放在前脚,而关键则在于肩胯根里收,与脚心三点一线成为身法转换的门轴.此时就会感觉到立身如柱!
实际上按我的体会,此处练法与里开外合亦有相合处.



2017/1/31 19:46:07

太极?算了吧,打架时不管用,要说锻炼,跑步一样能锻炼。
西方人不练太极照样过得好好的,可见太极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自己意淫而已??



2017/2/1 1:22:48

呵呵,各有所好,各有所乐,锻炼的方法很多你愿跑步,我练太极而已。顺便说一句,现在西方人练太极的是越来越多了哦



2017/1/31 23:33:18

抻出肘尖, 空出胳肢窝, 肘尖拽膀尖,连手腕,带手指
这二十字诀虽然只是上肢的要领,却能求得极为开展的架子,拳架中对此要求极为严格,
是抻筋拔骨的练法

着意肘尖,肩为被动拉开,便于开肩,手腕也不易紧张,可使肩肘手一脉相连
通过练习,抻开肘尖可以有一股劲拉到命门,与命门相互呼应,利于劲路贯通
这种练法联系肘部定位与肩根里收,有一定相互启发作用

我觉得这里还透露着一种练法,三节中,由中节而求根节,
肘膝相合,是开展而不散乱的关??



2017/2/1 3:11:30

受教了。。??



2017/2/1 6:39:28
fqq

关于立身中正我以为是力从脚发,达于命门后以梢节领劲,即虚灵顶劲,这样才把劲一节一节的拉上去的??



2017/2/1 7:19:12
上一页1/3 下一页>

hgtt

18 帖子 369 积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