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到一个坛友谈到中国的动画事业`唯一感触最深的就是06年的魔比斯环~这个是我一直期待已久的中国动画,当它正式放映后心里很是滋味,以下是深圳报报道的全程思考
《魔比斯环》贡献了什么?
贡献之一
一个片子衍生出一个产业。游戏、出版物、手机产品以及以电影主人公为原型设计的玩具、文具、杯具、服装用品等系列衍生品的开发正在进行。
贡献之二
打造了一个制作国际动画大片的团队,有技术,有生产流程,有后续开发。
贡献之三
在深圳的动画制作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为深圳的动漫产业营造了一个讲究原创作品质量的氛围,一个大众参与和关注的社会氛围,为深圳原创动漫提供了宝贵经验。
8月4日,国内第一部全三维高清动画国产影片《魔比斯环》在深圳嘉禾影院首映结束,制作方深圳环球数码公司的500名员工长时间鼓掌、落泪、欢呼。一部耗资1.3亿元、技术堪与好莱坞大片媲美的国产动画电影,凝结了400多名三维动画师整整5年的心血,成功搬上大银幕,并在强手如林的暑期档中于全国300多家院线同时上映。今年是中国动画电影诞生80周年,在我国动画电影史上,起着“投石问路”作用的《魔比斯环》无疑应占有一席之地。
然而,争议纷至沓来。《魔比斯环》在上映第一周的周末及双休日的3天,在全国只收获200万元票房,“如何凭国内票房收回1.3亿的投资?”许多媒体质疑《魔比斯环》能否经得起市场考验。
《魔比斯环》为深圳乃至全国的动漫产业贡献了什么?是迄今中国动画电影史上投资最大影片收回投资的努力?一种实践中的产业链和发行模式?一支成熟的三维动画制作团队?记者近日采访了动漫界及产业主管部门人士,深刻反思该片背后的产业含义。
延伸效应
一个片子衍生出一个产业
《魔比斯环》上映后,制片方负责人曹辉接到全国媒体的电话“轰炸”,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收回1.3亿元的投资?曹辉有些感慨:1.3亿元相当于1000多万美元,对美国同行来说是个小制作。好莱坞动画大片的投资都是以上千万乃至上亿美元来计算,搬到中国却成了天文数字,这说明国人对动画产业的产业链和市场潜力尚无足够认识。
“其实,国内票房方面我们就没什么压力。《魔比斯环》在强手如林的暑期档中,在《碟中谍3》、《龙虎门》等大片的夹击中,取得这样的成绩,说明了它的价值。我们明白要在国内收回投资是不可能的事,但电影票房只是拉开收回投资的序幕。”曹辉说,该片的海外发行正在洽谈中。据透露,《魔比斯环》正在与游戏公司、出版商、手机开发商、网络公司等终端供应商洽谈多种合作,而电影票房仅仅是这一长长的产业链中的一环而已。
早在今年4月,深圳彩秀科技有限公司以380万元购得《魔比斯环》衍生产品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独家经营权,移动手机用户在影片上映前就可下载图片、铃声、精彩电影片段。《魔比斯环》创造了动画电影的全新营销方式。
目前,法国某专业游戏公司正在与环球数码公司洽谈,欲购买该片的游戏改编权,像《最终幻想》那样,把电影开发成游戏,在国际市场上发行。
小说《魔比斯环》7月在全国书店上架,首次发行3万册;漫画书《魔比斯环前传》也正在定稿中,中国浙江、台湾以及马来西亚的出版发行商都在争抢发行权。
为了不冲击票房,电影上映两周后,含有电影制作花絮、片花和图片赏析等内容的《魔比斯环》DVD将面市。环球数码还将以几百万元的价格将该片的网络下载权出售给网络公司。此外,以电影主人公为原型设计的玩具、文具、杯具、服装用品等系列衍生品的开发授权,目前也在洽谈中。
曹辉表示,《魔比斯环》走的是好莱坞、迪士尼动画产业的市场路线,即“一个片子衍生出一个产业”,这其中,向出版、音像、手机、网络、衍生品等多领域授权的过程,都在一部动画大片的投资回收周期内,而票房仅仅是其中一部分贡献,“不要太紧张我们的投资回收,我们在尽力完成这个任务。”